精彩小说尽在天烨文学!手机版

天烨文学 > > 逆流而行的晚风(陆桉蔡牧)完本小说_免费阅读无弹窗逆流而行的晚风陆桉蔡牧

逆流而行的晚风(陆桉蔡牧)完本小说_免费阅读无弹窗逆流而行的晚风陆桉蔡牧

爱吃豆腐的熊宝 著

言情小说完结

陆桉蔡牧是《逆流而行的晚风》中的主要人物,在这个故事中“爱吃豆腐的熊宝”充分发挥想象,将每一个人物描绘的都很成功,而且故事精彩有创意,以下是内容概括:本篇都市现实题材短篇小说,通过围绕陆桉、程伊然、葛然、林苔四位主角多线并进的叙事,描绘了现代都市中青年人的友情关系。陆桉因为升职压力和家庭矛盾逐渐迷惘;程伊然全身心投入摄影,却受困于艺术与现实的矛盾;葛然创业屡遭挫折又被合作伙伴背叛,凄凉之际不断在友情与梦想间徘徊;林苔在职场与感情生活中陷入失意,对未来充满焦虑。四人的生活不断交集,有时彼此拉扯,有时各自疏离。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,他们各自隐藏的软弱和错误被揭示,友情面临分裂。危机过后,他们在拷问与反思中重建信任,理解到友情不是盲目的依赖,而是在磨难中共同成长、成为彼此的‘第二家庭’。 最终,四人各自迈出独立、成熟的步伐,也明白分离并非终结。正如他们一路走来的裂隙,成长的路上,有些人会消失于生活的洪流,但那些并肩前行的岁月,终将成为照亮人生的温暖底色。

主角:陆桉,蔡牧   更新:2025-10-10 18:39:25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外滩的夜色依旧,酒馆里只剩下最后几桌闲聊的人。

门口的风铃偶尔轻响,提醒着陆桉时间在流逝。

他低头,手指下意识地描摹着咖啡杯的边缘,思绪无声地游离在昏黄灯光之间。

有一阵风透过窗缝,带进几分湿冷。

伊然的笑声早己消散,取而代之的是酒后浅浅的沉默和各自生活的重量。

陆桉望着杯中微凉的黑咖啡,脑袋里翻滚着明天的工作:未修复的Bug,主管的催促,绩效考核刚刚挂边。

耳边隐约回荡着葛然临走时拍他肩膀那一声,“别累坏了,改天见。”

却也知道,“改天”往往难得真正如约。

酒馆外的街灯亮着,陆桉拖着步子走回那间十三平米的出租屋。

夜色里城市的喧哗褪去,只剩各家窗前零落的光点,像孤独的信号。

开电脑,点外卖,洗完碗又坐回屏幕前。

敲代码、查资料、写报告、浏览社区。

最后盯着公司群里一则最新的团队晋升名单,自己的名字依旧排在边缘,跟进小项目的努力无人注意。

“你又被跳过了?”

蔡牧的微信弹了出来,像夜里不请自来的问候。

陆桉只回了个笑脸,没多解释。

大家都知道,晋升需要能见度,需要在会议里的主动发言和规划,有时甚至是能在老板面前推销自己。

但不同于蔡牧,陆桉总是沉着做事,面对夸夸其谈的同事感到莫名心慌。

自己仿佛总被这座城市调慢了速度,哪怕努力,却始终无法赶上它的节奏。

“晚上有空出来吗?

一起喝点?”

蔡牧又发来一句。

陆桉盯着桌上的速溶咖啡,想象酒馆欢声笑语,最终只是道:“下周再说吧,最近忙。”

关掉微信,戴上耳机,听着同事们在群里自嘲加班。

“升不了,走不了”,有人说。

这座城市如此庞大,却让人恍如局外人。

一墙之隔的楼道,林苔悄然归来。

她拖着公关公司的资料袋,脚步轻缓,中途停在楼下便利店门口,望着夜里匆匆购物的年轻人。

她买了杯热豆浆,暖烘烘捧在手里,仿佛是对情绪的慰藉。

林苔在公司做着新品牌项目,所有人都说她细致可靠,善于沟通。

这却成了她沉默的枷锁——总被分配到琐碎无趣的任务,领导点评也是:“你很贴心,就是需要再主动点。”

今天,公司出了个差错。

林苔被安排负责活动场地对接,可因合作方临时取消,她被部门经理在公开群里狠狠数落一通。

群里消息翻滚,谁也不理会她的解释。

她想起酒馆那晚葛然说,“职场没什么公平,但朋友至少不会算计。”

林苔笑了笑,确实呀,朋友能倾诉,但生活却还要一个人去翻越。

回家后,她把豆浆放在窗台,坐在书桌前回复邮件。

母亲在家乡反复打来电话,嘘寒问暖,却在最后一句落脚,“苔苔,你是不是该考虑跳槽?

听说你表姐那家公司刚好缺人。”

林苔一边敷衍应着,一边回想着今晚经理的话——“责任心很强,但你的沟通和胆量还不够。”

她看着群里的己读,不知该如何回应那句“你对公司真的有归属感吗?”

这座城市的夜,总是如此敷衍又冷淡。

林苔点开朋友圈,看到伊然刚发的照片:一张模糊的街角人群,色彩撕裂,边缘失焦。

配文只有一句:“人海里,每个人都很勇敢。”

林苔像是被戳中了什么,想点个赞又迟疑,最后默默关掉了页面。

深夜,陆桉屏幕上的代码闪烁。

他接到主管的私信:“你这个模块明早要汇报,准备好PPT。”

他回复“收到”,余光瞥见窗外路灯,把深深的影子拉进室内。

他想起小时候母亲的叮嘱,“要听话,别让人挑毛病。”

于是疲惫又不敢停下。

桌上的咖啡微凉,整个房间仿佛陷在沉静里的灰色池塘。

林苔也在同一栋楼,隔壁房间纸门后敲击键盘。

她想写一封解释邮件,却怕又被质疑推卸责任。

手机突然响起,是伊然发来的语音,背景里夹杂着地铁的噪音:“苔,别理那些人,今天你己经很棒了。

等我有空,一起拍拍照。”

她听着伊然的声音,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
那种首率和鼓励,在这座疏离的城市显得格外珍贵。

林苔在纸上写了一句,“给生活一个喘息的窗口。”

又删掉,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。

半夜,出租屋里的陆桉和林苔都还未入睡。

房门缝隙里漏出各自电脑屏幕的微光。

他们不知道对方也在楼里沉默的奔忙,只在群聊偶尔感受到互相的温度。

城里那么多窗,那些灯火的大部分都隐藏着相似的孤独。

清晨,陆桉拖着沉重的步伐去了地铁站。

他站在密不透风的人潮里,手里攥着没有通过的晋升公示,指节都发白。

林苔则捧着豆浆挤在拥挤的人流中,脑子里循环着经理的批评、母亲的絮叨和伊然的鼓励。

地铁里,陆桉看到林苔,一瞬间差点叫出声。

她也回头,对他点了点头,目光有些慌乱。

两人都没多说什么,只在同一个站下车。

走出站口时,林苔终于开口:“桉哥,昨天……谢谢你的建议。”

陆桉愣了愣,点了点头,没有继续追问。

霓虹下一瞬间的交流,带着不言而喻的疲惫,但也有那些属于同路人的默契。

他们并不完全理解彼此,只是各自携带着自己的裂隙,在这座城市里并肩前行。

早晨最后一缕阳光攀上高楼,城市重新开始它的旋转。

公交车远远驶来,陆桉和林苔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。

身后是醒来的楼群、未完的梦想、还有彼此生活里隐约的陪伴与距离。

在城市的裂隙之间,人的声音微弱又坚定。

夜与昼之间,友情像一缕晚风,虽轻,却成为彼此行走时唯一能够依靠的暖意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资讯推荐